:::
fish09352003 - 環境資訊 | 2018-06-22 | 點閱數: 749

2018 年 06 月 21 日

上稿編輯: 葉人豪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葉人豪報導

「源頭減量才正確,減塑政策不能退!」在共同的口號下,環團與業者 21 日在綠色和平辦公室舉辦減塑記者會,呼籲政府面對減塑期程不能有讓步及妥協的空間。

環團呼口號:「源頭減量才正確,減塑政策不能退!」攝影:葉人豪。
環團呼口號:「源頭減量才正確,減塑政策不能退!」攝影:葉人豪。

環保團體自 2013-17 年的淨灘結果顯示,塑膠袋、塑膠吸管、免洗餐具和外帶飲料杯的數量一直都居高不下,數量佔總體 33.8%,因此民間團體和環保署所協作產出「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也針對這四類塑膠製品提出減量時程,預計 2030 年全面禁用。

全球減塑與禁塑的措施愈來愈多,環保署日前預告 2019 年 7 月起限制四大場所內用提供塑膠吸管,跟進國際禁塑腳步,卻因宣達不足,引起社會正反兩極討論,並傳出府院高層希望暫緩施行,對此,諸多環保團體聯合學者、業者共同呼籲環保署切莫背棄雙方所協作的行動方案,對於減量期程不能讓步也不能妥協!

環團代表孫瑋孜表示,一次用塑膠製品一直以來都是海洋廢棄物的大宗,台灣廢棄物處理系統還有許多有缺失之處,減少使用可減少垃圾流佈到自然環境的機會。很多民眾誤以為只要做好回收或垃圾處理就好了,台灣地狹人稠,近幾年來掩埋場的掩埋容量即將用罄,或是焚化爐因為老舊,導致處理量下降等問題,環保署每年需花大量經費處理廢棄物,不論從經濟面或環境面來看,減廢是必然趨勢。根據媒體報導,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就曾透過社群平台分享台灣限塑措施的新聞,鼓勵新加坡民眾自備購物袋。「近幾年來其他國家都有許多針對一次用塑膠製品的減量政策,包含印度、肯亞、歐盟等,台灣不是特例,而是成為國際間帶動禁限塑的一份子,引領其他國家仿效跟進!」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零廢棄研究專員孫瑋孜。攝影:葉人豪。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零廢棄研究專員孫瑋孜。攝影:葉人豪。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陳瑞賓也認為現在正是台灣要積極面對的時刻,如果沒有跟上就會跟世界脫離,但他也認為台灣不需要妄自菲薄:「今年宜蘭綠色博覽會已經實證,全程無塑是可能的, 40 天超過 40 萬人的博覽會,台灣也辦的到。」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陳麗淑主任指出,每年有 1270 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對海洋生物造成危害,不論是海龜誤食塑膠袋或是鼻孔插入吸管等事件都時有所聞,近年來,在台灣附近捕獲的魚胃裡也開始發現塑膠垃圾,未來的海洋可能都會充滿這些垃圾。海科館身處環境教育第一線,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喚醒民眾對這個議題的關注,在館內努力推動減廢行動,若是主管機關環保署能夠持續推動禁限用塑膠政策,對於台灣一次用塑膠製品減量將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海科館將會全力支持和配合!

中華鯨豚協會理事李文達,同時也是一名獸醫師,在他展示的照片中看到塑膠袋、漁網等海洋廢棄物造成鯨豚誤食和纏繞的畫面:「塑膠對動物的健康危害,但最可怕的是塑膠微粒,會吸附很多有機毒物。減塑是一個手段,幫我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全球減塑風從各國政府訂定規範吹到企業自主減塑。上週,英國麥當勞宣布全面淘汰塑膠吸管,而就在昨天,新加坡肯德基內用一律禁用塑膠吸管和塑膠蓋。在台灣,也有許多企業和店家也開始提前響應減塑政策。台灣麥當勞公司表示,「台灣麥當勞長期關注環保與地球生態,並持續致力減少塑膠製品用量,除秉持一貫的經營理念,並配合政府政策方向,積極研議免用塑膠吸管相關配套方案,希望產品與相關服務,均能透過具體的環保作為,落實麥當勞對環境永續發展的承諾。」

蠻野心足的孫瑋孜也引用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的研究報告說明如果現在不做任何措施,未來塑膠污染的嚴重性:「2050 年會由原本 311 百萬噸變成 1124 百萬噸; 2050 年海裡的塑膠重量會大於魚的重量; 2050 年原油 20%會做成塑膠; COP21 容許的碳排放目前塑膠製成佔 1%, 2050 年會佔 15%。因此我們必須改變用完即丟的習慣。」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的研究報告說明如果我們現在不做任何措施,未來塑膠汙染的嚴重性。攝影:葉人豪。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的研究報告說明如果我們現在不做任何措施,未來塑膠汙染的嚴重性。攝影:葉人豪。

而由多個團體共同發起的「支持 2030 全面禁用一次用塑膠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政策」的連署活動,從 3 月開始至今已累積了 1 萬多名的民眾、 50 多個團體的連署支持,顯然環保署的禁限用政策受到許多台灣民眾的支持,因此在場團體對環保署齊聲呼籲對於相關期程不能讓步也不能妥協,「別讓我們的方便成為地球的塑便!」

小朋友站在自海湧工作室於今年端午連假淨灘所撿拾而得的海廢浮世繪前表達他們的渴望。攝影:葉人豪。
小朋友站在自海湧工作室於今年端午連假淨灘所撿拾而得的海廢浮世繪前表達他們的渴望。攝影:葉人豪。

【支持 台灣 2030 年全面禁用一次用塑膠吸管、飲料杯、塑膠袋、免洗餐具政策】

個人/民間團體

邵廣昭、邱文彥、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財團法人海洋公民基金會、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社團法人看守台灣協會、社團法人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海湧工作室、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中華鯨豚協會、寶島淨鄉團、地球公民基金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 O2 Lab 海漂實驗室、 Re-Think 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岡山環保媽媽工作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師範大學減塑促進中心、海龜姊姊、大便妹 學環保、臉書動手愛台灣社團、媽媽經

餐飲業

默契咖啡、 hi, 日楞咖啡、爐鍋咖啡、 Plants 、 Coffee Lab 咖啡實驗室、草根果子、小島家、鹹鹹市集、鹹水號、皮克吐司、花鹿田園、酌一下、氮醉 Jo Scubar 、冰郎小酒館 Wave Bar 、 Hibula 奶茶創意飲品

資料來源:http://e-info.org.tw/node/212332

:::

網站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