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即時回應 氣候變遷
議題背景: 2020 年研究人員在臺灣週邊海域,皆觀測到大規模珊瑚白化情況。然而對於造成珊瑚大規模白化的原因,仍有許多討論,除了美國國家海洋暨太氣總署( NOAA )因為臺灣周圍海域長期維持高溫,而提出珊瑚白化警告;防曬乳是否也是導致珊瑚大量白化的原因,成為公眾討論的另一熱點。
針對防曬乳對於珊瑚白化的影響,在討論時廣泛被引用的論述與數據來自兩篇研究,一是羅伯托‧達諾瓦羅( Roberto Danovaro )等人於 2008 年所發布的研究〈防曬乳促進病毒感染導致珊瑚白化〉[1];二是唐斯( C. A. Downs )等人於 2016 年發布的〈防曬乳中抗紫外線成分二苯甲酮對珊瑚幼蟲、初級細胞培養與其環境汙染的毒理學影響以夏威夷與維京群島為例〉[2]。
達諾瓦羅等人分別在印尼、墨西哥、埃及、泰國,採集 3-6 公分的短小硬珊瑚(Acropora spp.)用消毒過的海水清洗後,在研究室中重現該珊瑚的生存環境。並以兩款市售包含七種化學成分[3]的防曬乳,以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 FDA )防曬乳建議塗敷量,每平方公分 2 毫克,塗勻於兩位志願者的手上。志願者需將手伸入海水缸( 2 公升 24°C )中靜置 20 分鐘,測量從人體皮膚表面析出至海水中的抗紫外線物質濃度,以此估算珊瑚暴露在防曬乳的濃度。並分別設置控制組,比對不同防曬乳濃度、不同廠牌、不同暴露時間與七種成分各自對珊瑚的影響,證實防曬乳會導致珊瑚白化。
上述研究也提出,根據 FDA 建議用量預估,每人每次防曬乳平均使用量約為 20 克,以全球至珊瑚礁分布地區旅遊人數佔全球遊客的 10%,並依據 2004 年 WTO 數據計算得知該年約有 7800 萬遊客到訪珊瑚礁分布地區,推算出熱帶國家遊客使用防曬乳數量約 16,000 至 25,000 噸。並從上述防曬乳析出濃度估算,至少有 25%的使用量在游泳與洗澡時流入水域,預期每年珊瑚礁區域約有 4,000-6,000 噸的防曬乳排入,對有大量遊客且低流動水域的珊瑚礁白化現象,將具有潛在的顯著影響。
唐斯等人則進一步研究二苯甲酮-3 ( benzophenone-3 ),指出二苯甲酮-3 過去在小鼠、大鼠與魚類研究中都被證實會影響生殖系統;於無脊椎動物上,則會影響控制昆蟲發育和生殖過程的超氣門蛋白基因( USP gene ),與原生動物門的細胞活力。因此這個研究,以萼形柱珊瑚(Stylophora)的幼體與其他七種珊瑚的動物細胞為對象,研究暴露於不同二苯甲酮-3 濃度,及暴露於光線下對於珊瑚幼體的影響。並測量與比較夏威夷及維京群島海水中含二苯甲酮-3 的濃度。
結果顯示,珊瑚幼蟲暴露在二苯甲酮-3 中,在四小時內纖毛運動開始減少,並從長條狀變形為露珠狀;暴露於高濃度劑量下( 228 µg/L )則有明顯漂白的現象;若暴露於任何濃度中達八小時,珊瑚幼蟲本身的表皮層,會由透明轉為白色。同時透過監控同一個海域的不同港灣,例如維京群島的象鼻灣( Trunk Bay )與坎尼灣( Caneel Bay ),游泳者密度低的坎尼灣海水就幾乎檢測不到二苯甲酮-3 。據此說明人類密集的海域活動會將防曬乳成分帶入海中,且其濃度可能影響珊瑚生存環境。
對此,我們邀請專家協助回應目前對於防曬乳對珊瑚礁的影響,是否有新的研究與現有的研究限制。
2020年 09 月 13 日
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暨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副教授 唐川禾
環境毒理學研究已確認目前市售美妝防曬成份多可危害珊瑚健康。 2008 年《環境健康視角》刊出的一篇重要研究論文[4]即指出,防曬乳成份可引發珊瑚共生藻內潛伏病毒的增生,導致共生藻細胞被破壞並被釋出珊瑚體外,造成珊瑚白化。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只有乾淨海水的空白對照組,添加防曬乳的試驗組或添加絲裂黴素( Mitomycin C ,已知可誘發細胞潛伏病毒增生)的陽性對照組都呈現病毒大量增生的情形。從這個研究結果我們可以想見,擦防曬乳在珊瑚礁海域進行水上活動,防曬成份除了污染海水,同時也可能提高水體病毒量,增加該海域中珊瑚共生藻被病毒感染的機會。即便防曬成份未立即造成明顯珊瑚白化,但若同一個水域被防曬成份反覆污染,會使得水體經常存在較高的病毒量,增加珊瑚共生藻病毒帶原的普遍程度,一旦遭遇環境刺激引起病毒增生,珊瑚發生白化的風險則大為提高。
刊登在 2016 年《環境污染與毒理學檔案》的一篇研究論文[5]指出,常見的防曬成份二苯甲酮-3 ( benzophenone-3 )對珊瑚動物細胞及其浮游幼體具有明顯的急毒性,毒性取決於光照,且因珊瑚種類而異(詳見表一)。除了造成珊瑚動物細胞與幼體的毒殺效果,研究也指出二苯甲酮-3 具有基因毒性,造成珊瑚幼體發育畸形。上述研究結果顯示二苯甲酮-3 對珊瑚具有多重的傷害,而且不易直接被觀察出來。這些傷害可造成珊瑚直接死亡以及新生珊瑚株補充量下降,可能導致海域珊瑚生長覆蓋率減少。該研究也在維京群島以及夏威夷海域進行污染調查,顯示嚴重的二苯甲酮-3 污染主要發生在水上活動頻繁的區域,而且污染程度( 75-1395 ppb[6])已可造成上述的珊瑚危害。雖然台灣類似的研究報告較少見,但近年已有研究[7]指出墾丁海域也存在包括二苯甲酮-3 ( 0.02-1.2 ppb )在內的各類防曬成份污染問題,雖然測值不高,但仍須注意當密集人潮下水活動時可能發生的高污染情形。
表一 二苯甲酮-3 對珊瑚動物細胞及幼體急毒性效果
資料來源:摘錄註釋 2 之部分研究結果
基本上透過海域污染調查可以告訴我們,海域中的珊瑚是否面臨特定污染物的威脅。但欲評估特定污染物對珊瑚造成的危害,一般是根據實驗室內的毒理研究與毒性測試結果,並考慮污染物在水體隨時間被稀釋、分解、移除以及吸收等等的情形來推估。另一方面,透過珊瑚健康調查,量測珊瑚白化程度、光合作用效率亦或生化緊迫指標等,得以初步評估珊瑚健康狀態,但這可能是環境中任何一個因子所造成或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生物性(如病菌、天敵)、物理性(如光照、水溫)以及可能存在的常見化學污染物(如重金屬、除草劑、殺蟲劑)。目前常用的珊瑚健康指標多是評估珊瑚「不健康」程度,危害預警的效果相對有限,而且不易判斷造成珊瑚危害的因子。對此有研究[8]嘗試以大數據分析的方法來克服,透過高通量化學分析技術,全面地分析特定危害因子引起的珊瑚生化分子組成變化,然後根據變化特徵建立模型,彙整各類緊迫模式建立資料庫,訓練 AI 如人臉辨識一般,用於辨識與診斷野外珊瑚面臨的環境危害。這份研究以除草劑所引起的珊瑚脂質分子組成變化特徵為例,模型除了可指示海域水體存在除草劑污染外,並可定量推估除草劑(透過抑制光合作用達到除草效果)污染程度,以及對珊瑚光合作用造成的抑制程度能。研究也顯示低污染程度雖然未明顯抑制珊瑚光合作用,但已造成珊瑚脂質分子組成明顯改變,因此可將其用於海域污染早期預警。
海域污染與珊瑚健康調查監測,可說是珊瑚礁環境管理上的陰陽眼,海域污染監測可以確認已知污染物是否超過標準,如果發現污染超標,則需及時加強污染源管控;如果污染未超標,但珊瑚健康卻出現狀況,則表示海域中存在未知的珊瑚健康威脅因子,例如:未監測的新興污染物,須設法找出原兇並加以控管排除。面對複雜的海域環境,要確保珊瑚健康,必須面面兼顧,盡可能排除每個會對珊瑚健康造成威脅的因子。因此來到鄰近珊瑚礁的地區旅遊,不論是陸域或海域活動,都應以最簡單的方式來進行,減少遊憩過程污水化學成份的複雜性與含量,盡可能降低環境負擔。不塗抹防曬乳下水只是我們最能做到的其中一項。
註釋:
[1] 詳見資料來源 1
[2] 詳見資料來源 2
[3] 七種化學成分分別為二苯甲酮( benzophenone-3 )、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 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ethylhexylmethoxycinnamate )、奧克立林( octocrylene )、水楊酸乙基己酯( ethylhexyl salicylate )、 4-甲基亞苄基樟腦( 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 )與對羥基苯甲酸丁酯( butylparaben )等
[4] Danovaro, R., Bongiorni, L., Corinaldesi, C., Giovannelli, D., Damiani, E., Astolfi, P., Greci, L., Pusceddu, A. (2008). Sunscreens Cause Coral Bleaching by Promoting Viral Infection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6, 441–447.
[5] Downs, C.A., Kramarsky-Winter, E., Segal, R., Fauth, J., Knutson, S., Bronstein, O., Ciner, F. R., Jeger, R., Lichtenfeld, Y., Woodley, C. M., Pennington, P., Cadenas, K., Kushmaro, A., and Loya, Y. (2016). Toxicopathological Effects of the Sunscreen UV Filter, Oxybenzone (Benzophenone-3), on Coral Planulae and Cultured Primary Cells and Its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in Hawaii and the U.S. Virgin Islands.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70, 265–288.
[6] ppb 是常用的化學物質濃度單位,定義為十億分之一,是 ppm 濃度的的千分之一。
[7] Kung, T. A., Lee, S. H., Yang, T. C., and Wang, W. H. (2018). Survey of selecte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in surface water of coral reefs in Kenting National Park, Taiwa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35, 1302–1307.
[8] Tang, C.H., Shi, S.H., Lin, C.Y., Li, H.H., Wang, W.H. (2019). Using lipidomic methodology to characterize coral response to herbicide contamination and develop an early biomonitoring mode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48, 1275–1283.
資料來源:https://smctw.tw/7435/?fbclid=IwAR15M-9z4-sHbQ2t6RqNoybcgQWpLcxlcDDOJRHtbpzoAxOi-v-q6N69H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