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的起源與發展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是重要的國際性環保運動,它起源於 1970 年的美國,由威斯康辛州的參議員蓋洛‧尼爾森和丹 尼斯‧海斯發起,他們號召了兩千多萬人走上街頭,呼籲人類 愛護地球、停止破壞,這一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草根遊行 活動,促使國會迅速通過多項環境保護法案,並成立環保署, 現代環保運動自此展開。
到了 1990 年,全球已有 141 個國家、 2 億人參與「世界地球日」活動,他們以座談會、遊行、文化表演、清潔環境、督促立法等行動,形成一股國際環保勢力,促成全世界第一次地球高峰會議於巴西里約召開,許多國家紛紛設立官方的環保機構。 1997 年,世界各國領袖更齊聚日本京都,對最迫切的環境危機"全球暖化"展開行動。公元 2000 年, 5 億個世界公民為挽救地球,響應「清潔能源」運動,展開新世紀的地球日主題。
世界地球日網絡( Earth Day Network, EDN )舉辦了全世界網路票選,讓身為地球一份子的個人,為自己最關心、認為急待改善解決的環境議題發聲。根據票選結果, EDN 訂出地球日 2018 的主題,你知道票選結果是什麼嗎?
答案是……塑膠( Plastics )!
這個項目以投票率 53%成為首要關注,世界地球日網絡表示,未來將發動全球倡議,透過對於公民、企業以及政府的教育與遊說,能漸次以非污染性的材料取代以石油開發為基礎的塑料。因此,世界地球日網路宣布 2018 年地球日主題訂為:” Bags, Bottles and Straws: Building a Single-UsePlastics Free World ”,台灣地球日主題則為「終結塑膠污染」。
你的想法是什麼呢?在你我生活上隨手可得的塑膠袋、寶特瓶、吸管等等,看似方便大家的日常生活,但請試著想想……假如你我的家被這些無法分解的塑膠製品塞滿時,你我會(該)如何應對?換更大的房子?找替代方案(產品)?地球只有一個,你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都將要繼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
台灣地球日結合世界地球日 2020 年前達成 30 億綠行動( 3 Billion Acts of Green )的目標。
從去年( 2017 )即設計了「台灣百萬綠行動」,號召地球人們一起「說到做到愛地球」。我們挑選出 50 個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執行的綠行動提案,並預計以 3 年時間,在台灣募集 100 萬個綠行動。一起在地球日 50 週年當天送給地球一個禮物吧!您在台灣百萬綠行動網站上登錄的項目,也將一起彙報至世界地球日網絡總部,讓國際能夠看到台灣的參與。台灣地球日邀請您,立刻採取行
動,加入 2018 年地球日「終結塑膠污染」的行列!
台灣的綠行動需要你!世界的綠行動需要台灣!
參考資料
• 世界地球日網絡, Earth Day Network Launches Global Campaign toEnd Plastic Pollution.
關於「淨灘」的二三事
在海邊遊玩,不只帶走自己的垃圾,讓我們順手撿起沙灘上的垃圾!
淨灘可以是一場光鮮亮麗的形象活動、一天飆汗過癮的工作假期、一堂深刻體驗的教育課程;甚至是一個啟發環境意識、重整生活態度的全新契機。
淨灘,不是停止垃圾汙染的終點,卻是每個人親海、愛海與守護海洋的最佳起點。
荒野保護協會與企業、政府、民眾合作,透過「產業創新、公民守護、政策改革」三大策略,希望可以逐年減少海洋廢棄物的數量,留給子孫可以赤腳奔跑的潔白沙灘、魚群自在優游的透澈藍海。
您可以透過淨灘,與荒野共同減少廢棄物進入大海的機會。
天生潔癖驅使
人類是群居動物,喜歡住在整潔淨美的環境中,從刷牙、洗澡、洗衣服、倒垃圾、掃地、洗車等,我們樂意付出時間與勞力「改善生活中的不潔淨」。如果我願意清理家中的垃圾桶,同樣的潔癖也可能驅動我撿起海邊的寶特瓶,即使不是自己所丟。
減緩海洋汙染
根據近年於國際淨灘間的垃圾統計,海洋垃圾兩大頭號殺手:免洗餐具及塑膠垃圾。光是撿拾到的塑膠瓶,堆疊高度高達 8.4 座台北 101 大樓;免洗餐具的數量,以每人三餐使用來計算,可用上將近 30 年。這些廢棄物歷經幾十年也不會分解,不僅隔離了人與海的距離,也迫使海洋生物享用人類製造的「垃圾食物」。
國際淨灘行動( 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 ICC)
垃圾問題不只讓居住陸地上的人頭痛,更嚴重的是在不知不覺中汙染海洋,除了看起來髒亂,海洋廢棄物對自然生態、人類健康、觀光旅遊都有致命的影響。正因為這些垃圾來自你我,我們有責任停止用垃圾繼續傷害海洋,而荒野邀請民眾參與的淨灘監測,正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ICC 國際淨灘行動除了號召大家淨灘外,也將收集到的數據統一公布,透過民眾教育、向公部門倡議和企業合作,希望改變大家既有的行為與習慣,真正解決海洋廢棄物的問題。
ICC 國際淨灘行動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志工行動,在臺灣由清淨海洋行動聯盟( Taiwan Ocean Cleanup Alliance , T.O.C.A )舉辦,成員包括台南市社區大學、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任何人
去淨灘就像在自己家門口巷道掃地一樣簡單,除了少數保護區或軍營,在臺灣淨灘不用跟政府部門提出任何申請。沒有公告禁止進入的海灘,大家都可以隨時去撿垃圾(淨灘),例如:
小型淨灘
大型淨灘
參考網站: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灘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我愛淨灘」
任何一次淨灘的本意應該都是「移除大量推積的人造垃圾、讓海岸恢復原本的樣貌」,因此應選擇在汙染最嚴重的海岸舉辦。台灣本島海岸人造廢棄物的汙染程度依序是:特定離島>河川出海口兩側>無人居住處>人口密集處>熱門觀光景點。暴雨、大浪、洋流與季風也會帶來更多的海漂垃圾,一場颱風會把陸地積怨已深的廢棄物全部沖向海洋,因此颱風過後是舉辦淨灘的好時機。
淨灘三步驟
揪團淨灘就在「愛海小旅行」
熱愛大海的你,享受著海洋給予的美好,慢步在細軟的沙灘,每一段與海洋的記憶,都豐富著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相信愛海的你,必定希望能永遠享有這樣的美景。在海邊遊玩的同時,不只帶走自己的垃圾,並舉手之勞撿起沙灘上的垃圾。對旅客而言也許只是小小的一公斤,而對荒野與海洋來說,卻是個重要行動與監測數據。到海邊遊玩時,跟著愛海三步驟,讓旅行更具意義:線上揪團→上傳淨灘成果→分享照片
淨灘不是解決海洋問題的終點,而是起點,做好垃圾監測及垃圾源頭減量才是愛海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