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南島之歌「鯨魚島」海神傳說–Tayouan 臺灣之島
文 / 阿墨斯(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版主)
從古文獻上常看到「臺灣」被稱作「鯤島」,在古代神話裡「鯤」指的是一種海中大魚。荷蘭時期「台江內海」,曾經有一個古老名字「海翁窟」,環抱海岸的沙洲,即是「鯤鯓」,也因而被稱為「海翁線」。過去的大海灣,荷蘭古地圖註明為「T Walvis Been」,乃是鯨魚聚集棲息的地方「鯨骨之海」(台江內海)。「安平」當時被稱作「一鯤鯓」,原為大鯤鯓上的「台窩灣社」( Tayouan )。明清時期鄭芝龍「鯨鯢海上」、鄭成功「東海長鯨」或林向榮「鯨魚精」轉世傳說。
而東台灣的原住民族裡,阿美族、撒奇萊雅族或卑南族也都有「海祭」(捕魚祭)、「沙伊寧」(海神/鯨神)或「女人島」(巴萊依珊)的傳說,達悟族稱大鯨魚為「Amonmonbo」,認為看到大鯨魚是漁獲豐收的吉兆,因為他們是飛魚群的母親,帶領著飛魚來到蘭嶼,這些神話傳說大都和「鯨魚」有關係。日治時期「鵝鑾鼻神社」前的「鯨骨鳥居」或墾丁南灣(舊名大坂埒)的捕鯨業。考古學家也曾在桃園大漢溪、台中大甲溪、雲林草嶺、嘉義八掌溪和台南曾文溪等地發現百萬年前的古鯨魚骨化石。由此可見,幾百年前「臺灣島」與「鯨魚」的形象就已產生強烈連結。
還有, 2017 年台北世大運也以「臺灣像鯨魚」為主體意象,在臺灣西南沿海擱淺的抹香鯨被製成標本,目前陳列在臺南北門遊客中心、七股台江鯨豚館和四草大眾廟都有鯨魚骨骼標本的博物館。另外,南島語系「占婆族」和「馬來人」也都擁有祭祀「鯨魚神」信仰,「毛利人」口述歷史中祖先「派凱亞」( aikea )是騎著鯨魚來到紐西蘭島上,遙想千年以前的南島民族早已將「鯨魚」視為「海神信仰」來崇拜了,福爾摩沙人和鯨魚一起生活在這塊美麗的島嶼上,演變成現今臺灣海洋民族的文化底蘊與內涵。
【從媽祖到海翁】台灣早期原本海神信仰是「海翁」(南島語系占婆族和馬來人也都擁有祭祀鯨魚神信仰)
文 / 陳禹瑄〔2017-09-27〕
媽祖,被認為是台灣人普遍的宗教信仰以及海上守護神。但事實上,台灣早期原本的海神信仰,是「海翁」。
海翁,也就是鯨魚神,台語稱之為 hái-iang 。從這個神的名字和意象可以發現,台灣有優良且美麗的海洋文化,而且是原本就靠近海洋的福爾摩沙島嶼,海洋的民族。以南島語族而言,東部的阿美族、卑南族都有鯨魚神的信仰。甚至遠在南半球、同屬南島語族的紐西蘭毛利人,也有「鯨騎士」的傳說。非南島語族的族群,像《台灣外紀》記錄著鄭成功是騎鯨人轉世的傳說,戴潮春事件發生時,甚至也宣傳他們的敵方領袖是「鯨魚精」轉世。
至於媽祖,其實是大清帝國有意扶植的信仰,目的是透過福建的媽祖信仰,一步一步地讓台灣「福建化」。這也是為什麼媽祖遶境到現在依然十分熱絡的原因。中華民國體制降臨台灣後,禁止了很多宗教遶境活動,因為這樣的遶境容易連結台灣人彼此的情感,唯獨媽祖遶境沒有被禁止,因台灣的民間信仰裡,唯獨媽祖並非原產自台灣;反而,像之前風靡到非洲的「陣頭」,其實就是典型的台灣原生習俗。
台灣因四面環海,對媽祖自然也產生別具意義的信仰比重,而且福建一直被當成將台灣從海洋吸納進封閉大陸的一個「黑洞」,因此,若要辯證媽祖對台灣的意義,應在於「我們跟海洋文化的密切關係」,而不是「有政治意義地將台灣的媽祖和福建的媽祖做連結」。過去中華民國為了強調台灣和憲法裡面「固有疆域」的連結,才做出這樣的一個政治性宣示,因此每一年台灣許多天后宮都會遙祭湄洲媽祖,或者把湄洲媽祖當成「主神」祭拜。
擁抱海洋,擁抱亞洲,才能找回原本台灣的美麗和活潑,學習尊重多元。台灣該找回自己的海洋文化、自己的海翁信仰了!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