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sh09352003 - 環境資訊 | 2021-10-21 | 點閱數: 1141

海洋「白色汙染」流竄全台。環團今年走訪全台記錄海洋垃圾組成,昨公布台灣沿海垃圾高達七成是廢棄漁具;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澎湖等地,更有逾六成海洋垃圾為養殖類漁具,西南部的養殖蚵棚甚至隨洋流漂到東北角。白色的保麗龍浮具經沖刷磨損產生塑膠微粒,宛如海洋「白色汙染」,環團呼籲政府正視牡蠣養殖產生的龐大廢棄物問題。

以白色保麗龍製成的蚵棚,易磨損破碎出現微塑膠碎屑,成了海洋「白色汙染」。本報資料照片
 

西南海廢 養殖漁具廢棄物逾六成

保麗龍價格低廉、浮力好,一直是西南部牡蠣養殖業常用的主要浮具,但因容易磨損破碎,會出現大量微塑膠碎屑。

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顏寧表示,今年走訪全台計算海岸垃圾組成分布,發現養殖牡蠣的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養殖漁具廢棄物比率超過六成,部分海岸更看到大量保麗龍、蚵棚跟竹架堆積。

顏寧還指出,學者估計西南部共有二點四萬棚牡蠣,每年使用十二萬至廿萬顆保麗龍,但由於風浪豪雨沖刷,每年約有三點六萬至六萬顆流失到各地,造成嚴重的海洋白色汙染。

 

蚵棚北漂 二至三周就可沖到岸上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也說,先前曾調查東北海域塑膠微粒數量全台居冠,每立方公尺最多高達十六個,且其中發泡塑膠占比相當高,研判與西南沿海養殖活動有關,透過洋流數據運算,西南沿海垃圾只要二至三周就可漂到東北角,過去三年都看過蚵棚直接沖到岸上。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張卉君說,發泡材質浮球不斷磨損後產生微塑膠,可能影響魚貝類等海鮮,對海洋健康造成威脅,政府應研擬符合現況的管理規範。林東良也說,應改善西海岸養殖產業,才能從源頭解決海洋白色垃圾問題。

 

替代浮具 成本將是保麗龍的五倍

為減少保麗龍養殖漁具,農委會漁業署表示,正在研發比保麗龍更耐用的替代浮具讓蚵農使用,但成本是保麗龍的五倍,必須量產才可能拉低價格。蚵農說,願意配合使用友善養殖方式,但若沒有補助,恐怕無法負擔這麼貴的替代浮具。

海洋保育署表示,今年委託各縣市回收廢棄漁網及蚵繩九十三公噸、保麗龍卅三公噸,也推動海廢再生聯盟,與回收業者、製造業者、通路商尋找更多去化管道。

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122522/5829156?fbclid=IwAR20G5TNZv2yDfu5GJSxZivIL1CBHMu4iDNdoVCvV1ZK6r-6oroq_AJ4wlc

 
:::

網站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