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fish09352003 - 海洋教育資源 | 2022-01-14 | 點閱數: 14670
海帶 海帶其實包括了所有生物分類上為「海帶目( Laminariales )」的物種,不過現在多指的是台灣人熟悉、日本人熱愛的褐藻—「昆布」。海帶是全世界食用最多、非常重要的經濟海藻,在 15°C 以下海水中生長的海帶生長得最好,溫度越高口感就會越差,目前主要產區在中國及日本的北部沿海,以北海道出產的昆布最為知名;而台灣的馬祖、金門地區也有人工養殖海帶,每年約在 4 月採收販售。 馬祖漁民在海岸邊,人工養殖新鮮無汙染的海帶。(圖/星漾民宿提供) 海帶分成新鮮跟乾燥兩種,前者有海帶捲、海帶結或海帶絲等多種形式,在台灣多用於涼拌、滷製、煮湯或熱炒等,煮時加少許的白醋可減少腥味;乾燥的海帶... 觀看完整文章
fish09352003 - 海洋教育資源 | 2022-01-13 | 點閱數: 656
咦!難道海底有皮卡丘? 原來牠們都是海蛞蝓!!!   你們看~這些海洋生物是不是跟皮卡丘、綿羊、兔子有像呢?讓我們來一一介紹牠們。​ ​像皮卡丘的海洋生物,是太平洋多角海蛞蝓 ,學名叫 Thecacera pacifica ,主要分布範圍從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新北市東北角、小琉球、綠島、澎湖也有牠們的身影,以藻類為主食。​ ​ 像綿羊的海洋生物,是藻類海蛞蝓,學名叫 Costasiella kuroshimae ,常被稱為「海羊」或「葉羊」,主要分佈在日本、印尼以及菲律賓附近,以藻類為主食,是少數可行光合作用的動物喔!​ ​ 像兔子的海洋生物,是... 觀看完整文章
fish09352003 - 海洋教育資源 | 2022-01-11 | 點閱數: 2064
鮪魚又稱「海底雞」、「三文魚」又是誰?清代鮭魚之亂 跟罐頭有關係   你應該知道的食事: 人類很早就懂得以醃漬、煙燻、曬乾來保存食物,並一直在尋找更好的方法,到了 19 世紀初人才發明以煮熟、消毒、封存來保存食物的罐頭,首先用於軍隊需要,到了 19 世紀中,各種食物罐頭已經普及民間。台灣自 1860 年開港後,歐美製造的魚罐頭,開始輸入台灣,最常見的是鮭魚罐頭、沙丁魚罐頭,而到了日本時代,台灣自產自製的鯖魚罐頭、旗魚等罐頭開始逐漸興起。 英國在 1812 年設立全球第一家食品罐頭工廠,魚罐頭於焉誕生,改變了人類傳統吃魚的方式。 台灣 1860 年開港,英國研發的罐頭... 觀看完整文章
fish09352003 - 環境資訊 | 2022-01-10 | 點閱數: 506
10 月,東北季風吹起時,台灣極東海岸的紫菜採集也正當時。腳穿膠鞋、腰綁網袋,戴上防曬頭套和斗笠、手拿畚箕與工具,貢寮漁村的海女們正準備下海採紫菜。除了紫菜,潮間帶的採集路徑上還可挖蚵、撿貝。 在海岸礁石上看起來像植物的紫菜,實際上是藻類。市場上常見的海菜、昆布、海茸、髮菜、菜燕(石花菜)等,也都屬於藻類家族。 藻類包括單細胞及多細胞兩大類,其特徵為不具備維管束組織,也不會開花、產生種子,但是,藻類卻是地球上除了植物以外,具有葉綠素 a 的生物,可行光合作用。在自然的溪流、湖泊和海洋等水域或陸域環境中,都有藻類的存在。 潮間帶中肉眼可見的海藻稱為「大型海藻」。陽光照射下,藻類不僅會... 觀看完整文章
fish09352003 - 研習相關資料 | 2022-01-07 | 點閱數: 302
內政部營建署為響應國際濕地日,推動濕地保育理念及濕地標章,落實各地民眾響應參與(由北部擴展至中、南、東部地區),協助地方發展特色產業,並加強全民對於濕地保育政策之認識,同時推廣濕地友善產業、濕地標章、明智利用、海洋及水資源保育,以及垃圾掩埋場轉型都會公園等面向。透過多元的濕地環境(如高山、都會到海岸濕地等),以「療癒濕地:濕地無限的可能」為主題,調適及紓解民眾在防疫過程的心理壓力,甚至為後疫情時代的健康生活預作準備,同時也能重新認識臺灣濕地資源與相關知識。本活動特邀各部會、縣市政府分享濕地共生之成功案例,並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OVID-19 因應指引公共集會」辦理。 【活動時間】2... 觀看完整文章
fish09352003 - 海洋教育資源 | 2022-01-06 | 點閱數: 420
2018 年 #夜鷺 在南崁溪遭誤認 因而有了「南崁企鵝」的外號,其實遠看夜鷺縮起脖子的模樣和頰帶企鵝還真有幾分相似! 夜鷺不只會飛,還能化身成鴨子模樣打水游泳!⠀   人類生活周遭大量增加的黑冠麻鷺,常被誤認為是夜鷺的亞成鳥, 牠們的尺寸接近,成年前的模樣也相像。 夜鷺菜鳥是偏咖啡色,身上有水滴型白斑。 黑冠麻鷺菜鳥則是偏灰藍色,身上有大量白色小點點。 ⠀⠀ 夜鷺又稱「暗光鳥」,雙眼血紅色的虹膜,看起來像是熬夜過的樣子。 但牠們不只夜晚活動抓魚,白天也常見牠們站在水邊。 全臺中低海拔的溪流、池塘和魚塭,幾乎可見到牠們... 觀看完整文章
fish09352003 - 海洋教育資源 | 2022-01-05 | 點閱數: 3812
【從媽祖到海翁】台灣早期原本海神信仰是「海翁」 (南島語系占婆族和馬來人也都擁有祭祀鯨魚神信仰)   千年古南島之歌「鯨魚島」海神傳說–Tayouan 臺灣之島 文 / 阿墨斯(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版主) 從古文獻上常看到「臺灣」被稱作「鯤島」,在古代神話裡「鯤」指的是一種海中大魚。荷蘭時期「台江內海」,曾經有一個古老名字「海翁窟」,環抱海岸的沙洲,即是「鯤鯓」,也因而被稱為「海翁線」。過去的大海灣,荷蘭古地圖註明為「T Walvis Been」,乃是鯨魚聚集棲息的地方「鯨骨之海」(台江內海)。「安平」當時被稱作「一鯤鯓」,原為大鯤... 觀看完整文章
fish09352003 - 海洋教育資源 | 2022-01-04 | 點閱數: 2078
生物學家利用基因修改技術,成功將雞胚胎的小腿,發育成類似迅猛龍的樣式。(圖/耶魯大學) 1993 年經典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當中,山姆尼爾(Sam Neill)飾演的古生物學家葛蘭特(Dr. Alan Grant)在挖掘恐龍化石時,提到「恐龍後來演化成鳥」,這絕對是電影史上最佳的「置入型科普教育」情節,雖然在 1993 年,那句話還只是古生物學的假說,但是隨後 30 年的帶羽毛恐龍化石的發現,以及我們對基因序列的瞭解,「鳥類就是恐龍的旁支後代」已被證實。如今生物學家將還要利用基因工程學對這句話做進一步的驗證,他們要把雞返祖為具有恐龍的特徵。 有趣的工程(I... 觀看完整文章
fish09352003 - 環境資訊 | 2021-12-29 | 點閱數: 406
環保署 27 日授予宏恩塑膠、寶綠特、耐斯企業與台捷精密等 4 家企業共 13 件產品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此首批標章產品宣告了標章元年的開始,見證了本土企業的環保的努力,也展現了政府與企業共創乾淨海洋的決心。   去年環保署以含有 96%海洋廢寶特瓶成分的服飾「潯寶衣」展開台灣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序幕,成功示範了產官學研及國際級驗證業者攜手落實海洋廢棄物的循環利用與溯源驗證機制後,隨後並陸續於今年 110 年 4 月 9 日發布「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推動作業要點」,作為企業申請及環保署審核與管理的依據,且於 6 月 3 日經智慧財產局審查通過「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圖樣註冊為證明標章,鼓勵企業積極... 觀看完整文章
fish09352003 - 海洋教育資源 | 2021-12-27 | 點閱數: 745
現在可能有點難想像,但是距今 5 億多年的寒武紀,動物正在遠古海洋中大舉輻射演化時,脊椎動物的祖先不僅不強盛,還是食物網底層的小角色。 奧陶紀大滅絕後,進入志留紀時脊椎動物終於面臨轉捩點,一部分無頷的甲冑魚與新生的「有頷魚類」,體型逐漸增大,地位也緩慢攀升,終於到了泥盆紀時,迎來第一個魚類的盛世。 有頷魚類除了軟骨魚、硬骨魚這兩個我們熟悉的現生類群以外,還有一些已完全滅絕的系群。盾皮魚類(Placodermi)與上述兩個現生魚類同樣起源於志留紀,然而更快速增長體型、佔領生態棲位,成為泥盆紀海洋的主角;鄧氏魚(Dunkleosteus)更是其中的極致,是當時海洋中最大型的掠食性動物。 ... 觀看完整文章
:::

網站選單